什麼是堂區經濟委員會?
堂區經濟委員會是在天主教法典內的組織,目的是在教友支持教會之原則下,按照教會普通法與教區主教所頒定的規定管理堂區財務。
一、堂區經濟委員會:財務誠信與專業管理的守門人
1. 法典依據與教區規範
依據《天主教法典》第537條,每個堂區都應設有經濟委員會,協助本堂神父管理財產、監督財務,並依據教區的具體規範運作。台灣主教團明確指出:
- 經濟委員會是把關者與監督者
- 須有出納與會計兩職責分離
- 堂區財務必須具備:金融帳戶集中、報表透明、會議紀錄詳實等標準
「重新思考經濟是需要特別的技術與能力……不是委託某一人,而是每一人都負有完全的義務。」— 教宗方濟各,2016.11.25
2. 委員會成員與角色區分
主席:本堂司鐸
成員:需具財務知識之平信徒,至少應包括以下角色:
二、牧委會與經委會關係:分工合作,互信共事
雖然堂區牧委會與經委會各有分工,但其任務是互補、並進的。
- 牧委會為執行者:協助神父執行牧靈與福傳工作、發想並推動堂區各項計畫
- 經委會為監督者:確保計畫財務可行、合於教會與民法,並確保收支透明
- 因職能不同,牧委會與經委會之成員不得互相兼任。唯有如此,才能確保治理的透明與監督機制的獨立。
三、依據台灣財務法規的實務要求
堂區作為教區法人附屬單位,必須遵守相關法律:
1. 宗教法人法與民間團體管理
所有財產異動與帳目應報備主管機關
必須保留會議記錄與財務報表
2. 洗錢防制法規
教區建立內部控制制度,記錄大額捐款與收支報表
向金融機構配合可疑交易申報(STR)
3. 收據開立與稅務規範(具體捐款收據開立規則請依各教區財務相關流程辦理)
捐款收據需符合法定格式(含統一編號、捐款人資料、用途)
收據不得用於有償服務對價
捐款人可依法申報個人綜所稅扣除
4. 合格支出憑證的重要性
堂區作為宗教團體,在財務支出與報帳過程中,必須依循政府規範,取得合法、合格的支出憑證,這是維護堂區財務透明與合法性的根本。
合格支出憑證的定義:
依據財政部規定,以下為合法支出憑證的基本型式範例,合約、領據等內容格式須依教區規定:
為何要取得合法憑證?
✅ 保障堂區財務紀律:合法憑證能清楚紀錄每一筆支出的來源與用途,避免日後爭議。
✅ 接受政府查核與教區審核:避免因為帳目不清、憑證不符,導致行政問題甚至法律風險。
✅ 提升教會信譽與透明度:每一筆支出都清楚可查,信友才能放心捐獻、信任教會運作。
✅ 支持堂區長期發展與制度化:建立標準流程與報支原則,有助堂區穩健經營與組織傳承。
5. 為何堂區以「教區」為法人抬頭?
在台灣的法律體制下,天主教會的法人登記是以「教區」為單位,並非各堂區獨立設立法人。這與其他宗教(如佛教、道教常以每座寺廟、宮廟為單位登記法人)有所不同。
這樣的設計反映出天主教的本質與組織特性:
(1). 普世公教會的制度體系
天主教是普世性教會(Ecclesia Catholica Universalis),其體系是一個主教統領一個教區,教區下轄眾多堂區。堂區雖然是牧靈與福傳的前線單位,但在法人與資產上屬於所屬教區,而非獨立機構。
這種制度強調的是「聖統共融」(communio hierarchica),也體現了主教在地方教會的治理角色。堂區的運作與財產使用,需符合整個教區的政策與規劃。
(2). 法律與財務上的統一與保障
以教區作為法人主體,有以下實際益處:
✅ 統一財務帳戶與控管流程:可管理資金流動、了解資產動向,避免個別堂區因人為因素致使財務使用不當,產生法律與財務風險。
✅ 提高公信與法定正當性:對外開立正式收據、簽約購地、設立基金等,皆以教區法人名義,具法律效力。
✅ 保障堂區資產永續:堂區如遇神父調動、人力異動、或設立重整,其資產由教區統一管理,避免因個人或特定團體主導造成資產不明或流失。
✅ 支援小型堂區或弱勢團體:教區可分配資源予弱勢堂區或組織團體,實現福傳均衡發展。
四、走向成熟教會治理:制度、透明與培育
教區的財務原則:
「透明清楚的財務報告與會議紀錄,確保了公款的公正支出,昭示了教會的誠信。」
誠信不只是財務紀律,更是牧靈成果的根基。堂區若要真正成為「傳教型堂區」,則每位教友都應具備財務認知與公共責任。
成功的堂區治理,仰賴:
- 明確的審核流程
- 適當的人才安排
- 持續的人員培育與制度健全
堂區經濟委員會相關文件下載區
主教團2022年春季會議通過【堂區經濟委員會指南草案】
主教團函文 【(111)主團秘字第111027號】
堂區經濟委員會相關參考資料下載區
以下感謝新竹教區提供範例
以下感謝台中教區提供範例
以下感謝高雄教區提供範例